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行业深度报告:快速增长的新赛道
一、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疗法的新方向
(一)细胞治疗:CAR-T 是目前商业化的主流方向
细胞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向患者移植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过的人体细胞以替代失去正常 功能的细胞。人体中包含200多种不同的特殊细胞类型,例如肌肉,骨骼或脑细胞。这些 细胞在体内执行特定功能,疾病或衰老可能导致人体细胞失去这些分化细胞。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缺失是不可逆的,也就意味着患病或丢失的细胞不再能被健康的细胞所补充。细胞疗法旨在将新的健康细胞人为地引入患者体内,以替代患病或缺失的细胞。
细胞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而近代细胞治疗的快速兴起则是在2011年之 后。2011年10月,法国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 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标志着生物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型疗法。此后,细胞治疗 迅速兴起,在一些复杂的肿瘤疾病治疗中率先进行临床试验,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3 年10大科技突破之首。
细胞疗法按照引入的细胞种类可以分为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利用人体干细胞的分化和修复原理,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 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 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具有多 能性和全能性、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等优点。患者自体干细胞较易获得,致癌 风险也很低,同时也没有免疫排斥及伦理争议等问题,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用于临床 治疗的干细胞种类主要有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干细胞治疗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血液类疾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组织创伤等方面。
免疫细胞治疗的原理是采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加强其靶向 性和杀伤力,最后再输入到病人体内以消灭病原体、癌细胞。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 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包括NK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目前免疫细胞 疗法主要被运用于癌症的治疗,根据所使用的的免疫细胞不同,分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 伤细胞(CIK)疗法、API生物免疫治疗、DC+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 DC-T细胞疗法等。
免疫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过继性免疫治疗实现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是指从肿瘤患者体内分离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和功能鉴定,然后向患者回输, 从而达到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主 要分为三大类:一种方法是利用从患者的肿瘤中分离出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 实验室中扩大其数目,然后再注入患者体内;第二种方法是改造从患者身上收获的T细胞, 使其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以便T细胞可以识别和攻击表达这种抗原 的肿瘤细胞;第三种方法与TCR类似,区别在于其在T细胞上构建的是一个嵌合型抗体受 体(CAR),从而让免疫T细胞不仅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癌症细胞,同时可以激活T细胞杀 死癌症细胞。
目前CAR-T是唯一被FDA批准的过继性免疫疗法。TIL和TCR治疗只能靶向和消除在特 定情况下(当抗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或MHC结合时)呈递其抗原的癌细胞。而CAR 的主要优势在于,即使不通过MHC将抗原呈递到表面,它们也能与癌细胞结合,这会使 更多的癌细胞容易受到攻击。但是,CAR-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在细胞表面自然表达的抗 原,因此潜在的抗原靶标范围比TCR小。
(二)基因治疗:腺相关病毒载体平台得到广泛布局
广义的基因治疗指通过纠正或补偿异常基因缺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基因 作为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控制遗传性状表达和活性调节的作用。当人类的基因出 现异常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病状,基因突变最典型的病症就是镰刀性贫血症,此外还有唐 氏综合征、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巨脑症,同时癌症、脑积水、癫痫、自闭症、脉管 性疾病、皮肤生长异常等疾病都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基因转 移或基因调控对的方法,将带有治疗性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正常基因的表达可以治疗 患者的疾病。
基因治疗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基因治疗的发展可以根据人类的技术水平与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
基因治疗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基因治疗的发展可以根据人类的技术水平与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期(1970~1989):1970年美国医生Stanfield Rogers试图通过注射含有精氨酸酶的 乳头瘤病毒来治疗一对姐妹的精氨酸血症,但试验不幸失败。两年后美国著名生物学家 Theodore Friedmann等人在《Science》发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前瞻性评论《基因治疗 能否用于人类遗传病?》提出了基因治疗是否可以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设问。这些尝试 和设想在医学、学术、法律、宗教、伦理各界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对于这种全新的治疗 方法,当时社会的态度更多是恐惧与质疑。直到1989年,FDA才同意现将载体导入作为 “基因标记”的临床试验。1990年才正式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狂热期(1990~1995):1990年9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William French Anderson 医生团队针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开展了临床基因治疗。他们从一4岁女孩体内抽取白 细胞,在体外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能够正确编码腺苷脱氨酶的ADA基因插入到白细胞 基因组中,最后将这些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白细胞重新输入女孩体内。接受治疗后,其机 体产生ADA的能力有所提高。William French Anderson也因此被称为“基因治疗之父”。这一次临床治疗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医学界,此后基因治疗出现一段爆发期,这几年内 超过100个临床方案经过FDA批准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理性期(1996~2012):1999年,18岁的美国男孩Jesse Gelsinger参与了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基因治疗项目并接受腺病毒载体注射,4天后,男孩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基因 治疗进入最艰难的寒冬时期。热潮退去后,人们开始对基因治疗进行冷静的思考。2003 年,FDA暂时中止了所有用逆转录病毒来基因改造血液干细胞的临床试验;经过3个月严 格审核权衡后,又允许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继续进行。同年10月,中国批准了基因治疗药 物“今又生”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这是一个腺相关病毒介导 的P53病毒载体,用于晚期鼻咽癌配合放疗的联合治疗,但它的批准上市一直存在争议, 临床应用也很有限,2008年被吊销生成许可。
成长期(2012至今):2012年,荷兰UniQure公司的Glybera由欧盟审批通过,这个项目 采用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用于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引起的严重肌肉疾病,它的获批上市开启了基因治疗的新时代。虽然这个Glybera被证明有效,但当时只有一名病人使用 Glybera接受了治疗。此后,基因治疗的商业化进程出现了停滞。2016年,意大利San Raffaele Telethon研究所与葛兰素史克(GSK)公司合作开发的基因疗法Strimvelis实现 了18位腺苷脱氨酸缺乏性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患儿的完全治愈,同年, Strimvelis获得欧盟的上市许可,使基因治疗技术的商业化迈出重大的一步。2017年12 月,美国公司Spark Therapeutics的基因疗法Luxturna获批上市,成为首款在美国获批、 靶向特定基因突变的“直接给药型”基因疗法。自2012年来,基因治疗发生了一个重要的 模式转变:基因补充策略变得更为全面,基因编辑、目标基因重组、反义寡核苷酸诱导 外显子跳跃以及RNA干扰都进入临床,这对于那些简单增加功能正常的基因不足以改善 的显性疾病十分重要。
基因治疗可根据实现手段的不同分为离体治疗和体内治疗两大类。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 基因治疗的研发管线各占一半,病毒仍是最常用的基因载体。采用体内方法还是体外方 法由很多因素决定,比如疾病产生部位、体内细胞的获取难度等等,总体来说,体内方 法和体外方法没有显著的优劣差异。大多数的体外细胞基因治疗采用的是自体细胞,占 体外基因治疗管线的58%,只有14%的管线使用的是同种异体细胞。这主要是因为异体 细胞虽然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压力,但是存在免疫反应的问题。无论是体内和体外 治疗,59%的研发管线都使用病毒载体,仅13%采用质粒、信使RNA、脂质体等非病毒 载体。病毒载体中,腺相关病毒(AAV)由于其低毒力、高转导率、成本可控、低插入 风险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基因治疗中。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平台依次是腺相关病毒、慢病毒、腺病毒等,CDMO龙头普遍都有这 几个平台的技术布局,如Lonza主要生产腺相关病毒和慢病毒、同时也生产腺病毒和溶 瘤病毒等。
二、基因和细胞治疗 CDMO:龙头加紧布局的潜力市场
(一)行业内研发参与者显著增加,企业联合推进研发管线
目前细胞和基因治疗行业内的企业大约有391家。这些公司中有一些非常小的参与者, 他们只研究一两种疗法,行业内的大公司产品线则能达到十几个项目。参与基因治疗产 品研发的公司包括生物科技公司、新兴制药公司以及中大型制药公司。在最活跃的前20 家公司中,REGENXBIO以16种正在开发的基因疗法的数量领先。REGENXBIO一方面 利用NAV AAV平台推进基因治疗候选产品的内部管道,另一方面与其他基因治疗公司合 作,利用NAV技术来创造收入。该公司最先进的内部基因疗法处于II期,其中RGX-121是 一种治疗粘多糖多西症(Hunter综合征)的一次性疗法,RGNX-001则可用于治疗家族性高 胆固醇血症。2018年1月被Celgene收购的Juno Therapeutics与Genethon合并,成为第 二大最活跃的细胞基因治疗公司。在大型制药公司中,诺华和Kite Pharma (现已归吉利 德所有)进入前20名。前20的企业还有基因编辑公司Sangamo Therapeutics、CRISPR Therapeutics和Editas。大型制药公司包括赛诺菲、Biogen、葛兰素史克、辉瑞和强生虽 然没有进入前20的行列,但也已经在基因治疗上有所布局。
企业的合作联盟在推动基因治疗的管线研究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合作协议的 双方来说,联盟有助于基因治疗业务的成长。2012-18年期间(截至2018年9月),共签署 了351个基因治疗合作,交易总价值为410亿美元。总体看,合作协议的数量和金额都在 逐年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签署的合作协议金额大幅下降,但同时又是合作协议 数量最多的一年。相比之下,2018年是2012年以来签署金额最多的一年,其中包括一笔 40多亿美元的协议。而最重要的是一笔32亿美元的交易,这笔交易中吉利德的Kite Pharma获得了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锌指核酸酶基因编辑技术的专有权,Kite将利 用该技术开发AAV 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疗法,包括自体和异体疗法。吉利德在2017年 收购了凯特制药,以建立一个专注于肿瘤细胞治疗的平台。
(二)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CDMO 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由于基因疗法的发展出现了积极的转变,在研管线开始迅速增长。学术研究与临床 实践的成功吸引了风险投资者和大型制药公司以及中大型制药公司对再生医药公司 的大力投资,使该领域得以向前发展。临床前到注册前阶段的活跃基因疗法在研管 线数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时间以来,特别是在2004-2014年期间,正在进行 的治疗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但近年来,这个项目的数量迅速增长,达到了700多个项 目,表明人们对这个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
随着医学技术与相关法规的成熟,全球的基因治疗市场将迎来数量级的增长。根据 Evaluate Pharma的预测,基因治疗产品的销售额将从2017年的1000万美元增长到 2024年的136亿美元,其CAGR可达180%。相比之下更为成熟的细胞疗法将从2017 年2亿美元的销售额增长到2024年的168亿美元,CAGR为88%。
与传统药物研发相比,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需要的研发投入更高。根据Frost & Sullivan 的报告,细胞核基因疗法在发现和临床阶段的研发费用在9亿美元至11亿美元,临床阶段 的费用在8亿美元至12亿美元。因此在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研发领域,对于利用专业的外 包研发生产团队以降低成本的需求很高。
由于行业内的研发规模有限,细胞与基因疗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随着市场对于创新和 优化的需求持续增加,会使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分工更为细化,从而推动药企和生 物科技会寻求专业的CRO和CDMO服务以降低成本。根据Frost & Sullivan的估计,基因 和细胞治疗的CDMO/CDMO外包市场由2013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2亿美元,复 合年增长率为23.2%,预计2022年可达到36亿美元,2017年后的复合增长率可达到 24.3%。
三、细胞和基因治疗 CDMO 的全球布局
与传统化学药生产相比,基因治疗产品的生产要求更高,病毒载体的生产是目前基因治 疗商业化的一个瓶颈。在公司从小规模试验转向大规模研究,最后进行大规模商化的过 程中,基因治疗的载体供应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FDA专员Scott Gottlieb强调载 体生产是目前基因疗法商业化中的一个大问题,他指出,基因治疗标准审查时间的大约 80%花在了生产和质量问题上。病毒载体制造过程繁琐复杂、成本高昂且受到高度调 节。在监管上,在临床试验的早期难以满足cGMP的所有要求。在产品分析上,也缺乏 评估载体效力和安全性的标准化分析方法。在运输上,病毒载体需要在远低于传统生物 制剂的温度下进行保存。
(一)海外制药企业和 CDMO 龙头近两年加速布局
病毒载体的供应缺口或成为CDMO产业未来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管道的推进和增长, 基因治疗开发人员将向CDMO企业寻求载体供应服务,以满足商业化需求。鉴于目前的 CDMO在病毒载体生产的水平仍然较低,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只有 一小部分公司拥有病毒载体生产这种高度专业化的能力,在将来很可能会出现新的 CDMO参与者来满足这一需求。
全球CDMO龙头集中加快布局,近年来Catalent、Lonza等CDMO国际巨头都采用合并 收购的方式不断扩充细胞和基因治疗的产能。Lonza最早实现了2000L的腺相关病毒 CMO生产,拥有50多个病毒载体客户以及120多个细胞核基因治疗项目;Catalent拥有 超过40万平方英尺的生产面积以及60个基因治疗项目,2020又通过收购MaSTherCell 强化了该领域的布局(该公司主要擅长CAR-T的CDMO),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基因 治疗CDMO公司也进入了这一赛道,2020年1月Discovery Labs和Deerfield Management Company合作建立了Breakthrough Medicine,这是一个专注于基因治疗 领域的CDMO。Breakthrough Medicine位于Discovery Labs宾夕法尼亚州的医疗保健 和生命科学园区,占地16万平方英尺,计划安装10个质粒套件、20个病毒套件、36个通用细胞处理套件和20个cGMP套件,预计雇佣2000名员工,总投资在11亿美元以 上。
(二)国内龙头药明康德和博腾股份布局领先
药明康德:国内最早布局细胞基因治疗且积累了较好的客户研发管线。药明康德多 年前就提前布局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目前已经拥有31个临床阶段的细胞和基因治 疗CDMO项目;23个I期临床试验项目;8个II/III期临床试验项目;正在扩建位于美 国费城的腺相关病毒一体化悬浮培养平台,预计500升和1,000升的生物反应器将于 2020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
药明康德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主要通过美国控股子公司负责美国细胞及基因治 疗商业化cGMP工厂建设项目,迅速扩展美国细胞基因治疗研发及应用领域的业务 机会,为更多的客户提供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一流研发服务,提高公司全球竞争 力。2019年,公司位于无锡的细胞和基因治疗研发生产基地投入运营,为国内客户 提供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CDMO/CMO服务。美国细胞及基因治疗商业化cGMP 工厂建设地址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项目通过扩建在美国的细胞和基因治疗 的研发生产基地,扩展公司在美国细胞基因治疗研发及应用领域业务。药明康德美 国拥有成熟的细胞及基因治疗产品生产和过程控制经验,增强公司在美国当前细胞 及基因治疗临床生产能力、商业化生产能力。在基因治疗方面,药明康德美国配备内部动物设施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可用于开展生物分布和毒理学研究,并制定了 完善的GMP车间清洁验证和环境监控方案。
药明康德美国前身是AppTec,已有25年的细胞储库构建历史,细胞库构建工厂严 格按照GMP和GLP法规进行,生产工厂通过了ISO认证,可按客户的要求构建细胞 库。所有设备设施和细胞库构建车间的运行环境均受到密切监视、安全受控,并且 所有操作均在超洁净组织培养车间中由经过严格培训的熟练人员完成。工厂建有七 个独立配套、规模各异的车间,各车间均设有ISO5级层流生物安全柜。
细胞及基因治疗CDMO业务总产能超过超过287000平方英尺,产品主要为针对肿 瘤的CAR-T细胞治疗以及腺相关病毒类载体及质粒载体研究。该项目主要提供以下 具体服务:(1)生产工艺研究,包括工艺优化、平台发展、工艺放大与工艺验 证;(2)面向临床试验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小批量生产;(3)细胞治疗 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4)相关测试服务。
博腾股份的生物CDMO业务将将基因和细胞疗法作为发展重点。博腾的生物药 CDMO服务包含三部分,分别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基因和细胞治疗、分析研发与质 量控制。公司作为的生物CDMO业务战略定位为“重点发展和基因和细胞疗法,兼 顾抗体的CDMO服务”,研发中心和工厂一期规划落地苏州。目前,公司已经完成 了核心高管的招募,建立了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初步建立了业务开拓和运营管理体 系,启动了实验室和临床中试车间的专修工作,正在积极开拓客户及潜在市场。公 司预计在2020年三季度将以上的研发生产设施投入使用。
除药明康德外,国内其他上市龙头如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美迪西、维亚生物、 昭衍新药。其中康龙化成全资子公司认购主要从事提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服务的公司AccuGenGroup50%股权;昭衍新药完成了全球首个上 市的基因治疗项目SBN-1(ADV-P53)的系统评价,是国内第一个承担基因治疗药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机构。
四、投资建议
疫情下中国CDMO龙头的订单确定性提升。全球疫情大背景下,医药研发投入增加 仍是中长期方向,结合此前我们全球视角前两篇报告观点,CDMO产业链从全球向 中国转移的趋势明确,且未来几年有望加速:(1)工程师红利和充足的生物医药人 才供给是维持国内龙头全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国内中高端人才管理规模效益 较高,保证研发外包项目的交付更快;(3)国内龙头再CDMO产业链多个环节布局, 通过项目一体化拿到更多的海外订单;(4)在国内CDMO在全球的低市占率的背景 下,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供需缺口有望加速全球CDMO研发进一步向中国转移。细胞和基因治疗作为近年制药巨头和CDMO巨头争相布局的赛道,随着现有临床项 目的逐步上市,对应CDMO业务有望成为继大分子生物药后下一个爆发增长的细分 赛道,药明康德作为全球第四大细胞和基因医疗CDMO,有望享受行业加速成长红 利;后续布局的其他国内龙头如博腾股份也有望受益。我们预计未来2-3年将会有多 个产品进入临床三期和商业化阶段,考虑到细胞基因医疗产品定价水平和生产成本 较高,药企投入也在持续增加,具备相关业务能力的公司有望获得新的增量市场。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博腾股份。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广发证券)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无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